集团微信矩阵
news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提质增效 vs 提标扩容 水务行业两类技术思路如何平衡?

作者:来源网络时间:2025-09-10 13:35:16阅读数:

提质增效 vs 提标扩容 水务行业两类技术思路如何平衡?

在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水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指标,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面对管网历史欠账与日益严苛的水质目标,中国水务行业正站在技术路径选择的十字路口。

“提质增效”与“提标扩容”,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技术思路,关乎万亿级投资效率、城市韧性安全、流域生态健康乃至“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的重大战略命题。

如何统筹二者,考验着行业智慧与治理能力。

910-1.png

01、提质增效:系统优化、长治久安

提质增效主张将重心放在污水收集系统,通过修复和完善管网,从源头上杜绝外水入渗和污水外溢,从而提升水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实现长治久安。

这一思路的形成背景与中国城市化进程、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密切相关。

早期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重地上、轻地下”的观念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滞后,存在管网覆盖率低、管道老化破损、错接混接严重等问题,导致大量污水直排或渗漏,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不足、进水浓度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制约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因此,“提质增效”应运而生,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历史欠账和瓶颈问题,通过补齐管网短板、强化运营维护、优化管理体制,实现污水处理系统整体效能的跃升。

如“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 8万公里,投资达千亿级。

“提质增效”催生了一个庞大且专业的市场,相关需求主要包括:管网建设、检测与修复、智能化改造、一体化运营、老旧小区/城区改造等细分市场。

顶层设计强调水务系统各环节的协同优化,关注生命周期成本,前期投入管网建设,降低长期运维与污染治理成本。

在全球范围内,“提质增效”不乏案例。如欧洲拥有庞大的老旧管网系统,据估计20%的管网状况不佳,每年在管网修复上的投入高达数十亿欧元;美国同样面临严峻的管网老化问题,EPA曾估计修复资金需求高达数千亿美元 。各州和市政府的资本改善计划(CIP)中,管网修复和更换通常是核心组成部分。

02、提标扩容:末端治理、务实应对

提标扩容是在判断管网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的基础上,主张基于已建成的大规模污水处理设施,通过工艺更新,扩大处理能力以容纳包括部分外水在内的混合污水,同时提高出水标准,确保即使在现状进水条件下,也能改善受纳水体的水质。

这一思路的形成背景包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污水排放量增长、国家和地方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管网建设滞后或质量不高、可投入资金有限等。

“提标扩容”的实施,往往是在有限的场地和资金条件下,通过增加预处理单元、替代技术装备、投加药剂等方式,强化处理效果、提高处理效率。这种思路更侧重于在末端处理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和能力提升,在现状条件下改善水环境质量。

其催生的市场也与“提质增效”不同。主要包括MBR膜技术、高效生物反应器、智能控制系统、药剂供应、运营服务等市场。

需求方多为面临容量瓶颈或排放标准升级的水务企业,或土地受限的城市地区。顶层设计强调环境效益优先、资源集约、技术创新。

这一思路也有着广泛案例。如深圳茅洲河治理过程中,对中上游段的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提标扩容,出水标准提至准Ⅳ类。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通过采用全流程节能降耗精准运行控制技术进行原址提标,实现生物池水力停留时间缩短1/3,进水污染物负荷扩容超过设计值25%,出水指标达到准IV类;中欧和东欧,许多因管网不配套而未充分利用的污水厂,其升级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考量。

03、两种思路的技术经济性差异与适用场景

“提质增效”与“提标扩容”在技术经济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适用场景也各有侧重。在选择策略上,与具体区域的水环境状况、管网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以及政策要求等因素相关。

910-2.png

实际上,在多地实践中,两种思路也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如,北京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既强调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提质增效,补齐管网短板,又规划新建、升级扩建污水处理厂39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5万立方米/日,体现了“厂网并重”的思路;福州市在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中,也同步实施了污水厂的提标扩容改造等。

提质增效与提标扩容分别代表了水务行业对“基础设施优化”与“技术突破”的不同路径选择。中长期视角下,水务行业发展重心,与两种技术思路的占比份额、分化趋势息息相关。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成都现代工业港北片区戴家庙路588号       电话:028-87807027   183-2853-8768蜀ICP备18015700号-3 技术支持:诚讯企服